【記者 吳慧蓮 澎湖報導】
澎湖青螺濕地是2007年評定為國家級重要濕地,為澎湖重要生態敏感區之一,縣農漁局持續推廣環境教育活動,委由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進行環境教育計畫執行,將於9月17日(六)及9月18日(日)在青螺社區活動中心辦理濕地自然創作DIY推廣活動,誠摯邀請大家一起走訪青螺濕地,從自然創作中,探索濕地環境的重要性。
青螺濕地自然資源創作DIY活動 17日起登場兩天(圖:澎湖縣政府農漁局 提供)
農漁局表示,濕地具有多樣性功能,也提供許多生物仰賴維生的環境,青螺濕地範圍可見到4種紅樹林植物,同時也是保育類鳥種小燕鷗的棲息地,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。澎湖縣農漁局持續推廣環境教育活動,委由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進行計畫執行,17日登場的活動將帶來超過100種以上植物的果實及種子,如澎湖常見植物銀合歡、蓖麻、木麻黃及水黃皮等,另外還有特殊性的種子像有著天空藍的旅人蕉種子、紅通通的孔雀豆及蝌蚪狀的沉香種子都是這次創作的材料之一,非常難得的機會可以一次見到如此多樣的植物們擺在眼前。
青螺濕地自然資源創作DIY活動 17日起登場兩天(圖:澎湖縣政府農漁局 提供)
活動將於9月17日(六)及9月18日(日)辦理濕地自然創作DIY推廣活動,地點在化青螺社區活動中心舉行,活動內容包含果實吊飾創作、種子鑰匙圈、果實創意磁鐵、個人名片座等多樣內容,使大家能夠了解青螺濕地的植物多樣性,同時感恩自然資源帶來的獨特性。歡迎有興趣的民眾全家一起來認識青螺濕地。
青螺濕地自然資源創作DIY活動 17日起登場兩天(圖:澎湖縣政府農漁局 提供)
報名請洽:https://www.beclass.com/rid=2648 ... uHpEwSffrpvigbXApRY。
|